水调歌头·冬至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



2015冬至节气12月22日即将迎来:明天是2015年12月22日,即将临来重要的24节气冬至。


古人们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迎来意味着开始数九天,数九天的三九天最为严寒,而最后一个数九天完后天气便开始回温了,春天就不远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正如《易经》中物极必反的道理。



冬至养生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在古代更是一个重要节日。古代冬至习俗有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祭天等等,比现在还要隆重盛大。而如今冬至习俗吃传统食物仍然继承发展。冬至节日饮食非常丰富有吃水饺、汤圆、喝羊肉汤等等。


万物生长自有其规律,犹如草木,冬歇夏茂。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冬至这一日夜长日短,阴气最重,所以北方养生以蕴含能量的热食为主。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补血食品,是指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都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补阳食品,是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无力,夜间尿多,性功能减退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也有补阳作用。


补阴食品,是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



由来



北方人冬日都爱吃饺子。原来饺子大有来头。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


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食物,以前里面饺子馅常加入一些猪肉或羊肉等肉类。



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每年冬至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食物,以前里面饺子馅常加入一些猪肉或羊肉等肉类。等待这热气腾腾的饺子煮好吃下几个真是暖身体,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一般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亲爱的读者朋友,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此公众号。

想要学习清华大学崔教授的《易经》学问,请联系我们!!!


联系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1810128721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财智大厦A座1107室


微信号:国学大讲堂
汇四海君子
品华夏国学
探天地人和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去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