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社会上掀起“国学热”,各种国学讲座与培训鱼龙混杂,关于国学的定义与研究也众说纷纭。其实,“国学”不只是一种“学”。国学不是空谈读了多少书、背了多少书就行了,是要你的灵魂与它真正接触才行。学国学不仅要会背,还要在实践中处处与之相对照。国学,是去行的。
我六岁就跟随姨母读《论语》。当时她并没有讲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让我背下来。其中的很多话我当时不理解,比如“五十而知天命”,再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它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对我产生了影响。在我的一生中,当我需要做出决断的时候,《论语》中的话就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出现。
我读初二时,“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此后我们在沦陷区的物质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吃着难以下咽、又酸又臭的混合面。大学毕业时,我到中学教书,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但我不以为耻,因为那时候我就想到孔子说的:“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我不仰慕虚荣,只要教课教得好,就算穿破衣服又怎样?当我遇到舛忤之人或事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论语》中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是指不管对方怎样,我们都要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以德报怨是不正常的,对不好的人,我们不能对他坏,也不用对他特别好,要按照正直的态度,该对他怎样就怎样。以直报怨,这是做人的尺度。
但国学教育不能走形式、时髦化,而要把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教给年轻人。不能只会背,但对自身的行为不产生作用。学了还要反省,反省了还要实践。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就是说,有的朋友可以和你高谈阔论,但是不能一起追求理想;有的可以追求理想,但是把持不住,碰到大的考验就动摇。人生的考试,是考验你的取舍是什么。私利和公利当前时,你是选择私利还是公利。
有两条道路能达到目的时,你是选择考验,还是捷径?这是人生的考验,空谈是没有用处的。“立”就是站住,真正的持守住,面对人生重大选择不苟且,不自私。但只是“立”也还不够,有些人能持守住,但是死板,因此还要“可与权”—“权”是随机应变的选择,不但要求人有道德,还要有智慧。
所以,国学不是空谈读了多少书、背了多少书就行了,是要你的灵魂与它真正接触才行。学国学不仅要会背,还要在实践中处处与之相对照。此外以诗词领域来说,陶渊明、杜甫、辛弃疾、李商隐等等,都对我有影响。
这是我八十多岁精神还这么好的原因所在。《论语》里没说八十岁时会怎样,我借用庄子的话,说自己是“八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人如果与“道”合一的话,就能够完全融入自然,学到国学的精髓后,是可以修身养性的。
华夏国学研究院近期课程安排
主讲老师:清华大学教授 崔国文教授
近期课程:
上课地点:北京
联系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010-62556579 手机:1810128721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宾馆3202室
汇聚四海君子!
品论华夏国学!
感悟天地人和!
欢迎加入华夏国学会大家庭!
↓↓↓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