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金木水火土,已经是大部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易学基础。这是我们用在中国哲学、历法、中医、算命、风水等学问的基本理论。


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基本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契合了世界运转的规律。生克关系也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以,在中国,“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大部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我们都能够理解,但易学界始终对“金生水”的道理有所争议。





五行释义


说到木,我们可以联想到树木、植物,古人常说木曰曲直,是说木具有弯曲和舒张的特性,又有着生命、生长的象征意义。


谈到火,我们知道指的是燃烧的火,所以古人说火曰炎上,是说火具有炎热和向上的特性。


提到水,我们可以联想到大河水,地下水,古人说水曰润下,是说水具有滋润和向下流动的特性。也代表流动、改变。


还有土,我们可以联想到大地、土壤。所以古人说土爰稼穑,是说土能播种和收获,具有承载、包容之意。



那什么是金呢,大家可能马上联想到金属。因为古人说金曰从革,革就是变革,改变之意。金属最坚硬,具有改变万物的特性。


但早在易经文化起源的六千年前,在青铜器尚未出现的上古时期,金的意义应该并不指金属,而是石头。


所以古人一直将金石并列而论,至今还有一个成语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正因为古人观察石头是最坚硬的,所以有了以石头为工具的时代,分别是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所以金最初就是指石头。





金生水,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五行相生,大部分关系都很容易理解,比如水生木、木生火,唯独金生水的释义,古人讲解不甚明晰。



土当中有矿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这叫土生金,


但如何来理解金生水呢?有人说,金属融化了,会变成铁水,这就是金生水。但是这种说法有个问题,那就是金属融化之后的液体,肯定是不能用于“生木”,而且金属化为液态之后,温度一降,不又还原成金属,岂不是又水生金?所以这种说法无法让人信服。


还有人说,金属遇冷,上面会凝结水露,这才是金生水。但我们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金属不遇冷的时候,水就无从而起。



上面这两种说法都过于牵强附会,不能作为“金生水”的正确解释。


结合上文中金也代表石头的说法,土中的石头本为圆形,故有“方形为土,圆形为金”的说法。同时,古人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天圆地方,所以,天也是圆形,属金,地是方的,属土。



正因为这个道理,六千年前伏羲和三千年前周文王做八卦时,就明确指出乾卦代表天,乾卦属金。所以,古人说的“金生水”,其实是“天生水”,是在说明天上降雨的自然现象。


也正因为金代表天,天降甘霖,才能滋养万物生长,才能“水生木”。





如何理解火克金?


五行除了相生以外,还有一种关系,那便是五行相克。分别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怎样理解火克金呢?古人制作石器工具时,是先将石头放在火上加热,然后立即浇上水,石头就会裂开,此为“火烧水激”之法,运用的就是“火克金”的原理。


在陕西勉县褒城镇,古称褒中县,至今保留着全世界历史上第一条人工隧道——石门隧道,就是古人以“火烧水激”之法开凿的。


△运用“火克金”原理修建的石门隧道


五行关系作为古人观察世界万物得出的结论,要正确的理解五行元素,还是不能脱离世界的客观现象,只谈理论。结合具体的意向去记忆、实践,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五行生克的理论。


学习易经也是如此道理,我们不能将各个参数当做单纯的“符号”去死记硬背,而是要对应理解其中的相互影响关系,结合实践运用,才能融会贯通。



易经知识 上易先生APP

识别下方二维码 注册易先生

免费学习更多课程

作者:仕林

编辑:仕林

审稿:王老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更优的学习体验,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易先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