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若学风水,读万卷书则不如行万里路。


5月25-28日,中观国学《杨公风水传承班(基础一)》再次开课,由王进武老师带队,一行10人先于江西吉安学习了一整天的理论知识,随后便开始了2天的风水游学。

 



在每一次课程中,我们都会对游学路线重点规划。本次因是小班授课,我们更着重增加了偏僻难寻的“观音望海”,和杨公村杨公亲点的“板凳祠堂”——管氏宗祠,力求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其他游学点详解和可见往期文章(点击可查看)本文就来重点讲解难得一见的观音望海板凳祠堂


·····························



观音望海


“水聚明堂多财帛,峰峦顿起旺人丁”



“观音望海”是江西兴国县的一处名墓,为风水名师曾巽山及其妻钟氏合葬之墓,自宋代以来已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

 

1、风水故事

 

在路上,王老师就给大家讲起了关于“观音望海”墓地由来的故事:


宋朝时,三僚曾氏巽山公,得杨公风水真传,以走地理看风水为生,娶妻钟氏,勤俭持家,贤达有见识。某日与夫言:日日见你忙东忙西,替人相度风水,敢问夫君究竟学到杨公功夫没有?

夫说:当然!


妻笑:以我所观,夫君并未学成,只是骗人茶饭而已。

夫急:不可乱语。我若专骗人茶饭,岂不害人?妻何故出此言?


妻说:夫君若真得杨公之传,学得堪舆真术,何故家贫如洗,子幼人单?素闻真才实学之堪舆人,必先富了自己,再度人安。

夫轻轻一叹:奈何家无山岭,纵是看得佳地,又怎能获得?


钟氏仰起脸来:不知夫君可曾踩得位子?说来听听。

你娘家山,就有佳穴。

果真?

果真。


 

这年秋季,钟氏回娘家,服侍完老母几日后,钟氏辞别老母,一径往家回,未出村口,发作肚子疼,邻里告之娘家兄弟,兄弟抬往家中,路上钟氏闭了眼。


派人急报夫家,曾巽山只身前往,也不闹,只叹自己少了福份,中年丧偶,自己无福也罢,只害得孩子早早无娘,既是如此,生又何义?隐约有寻短见之意。

 

兄弟们本想帮助让他将妻子抬回下葬,见此情形,只好作罢。

 

曾巽山轻生未得,家中又贫,开口讨地,以葬其妻。钟家不好拒绝,让巽山自己去找,在钟氏族人陪同下,巽山端起罗盘寻起穴来,在祠堂边,曾巽山说此地为“凤凰栖桐”,就在这里吧。村中长老连忙说:“此地不行,你岳父大人尚在,要留与他用,请另觅一处。”

 

又到一菜地,曾巽山说:“此地甚好,为鲤跃龙门形,就在……”

 

话音未落,长老又发话了:此地我们族中某长者已经定下了。在村中几天,所点地都被钟氏族人以各种理由要走了,曾巽山长叹一声:“看来,只能注定无地安息了。”

 

岳父心中不忍,经与族人商议,向曾巽山道:“平地没你份,高山由你选。”巽山听了,随手往高山一指道:“既然这样,就只有葬那里吧”,长老一看,高山上峭壁悬崖,便就应诺。



古时做墓费时费力,少则半载,多则数年。地远人稀,曾家便在墓穴右下手稍平处搭起棚子,烧茶煮饭。

 

两年后,钟氏之墓修成,本是高山绝顶,于是多年无人踏看,只有夫君曾巽山,年年清明一趟祭扫,算是有人记着。

 

多年之后,有打猎者回村子传闻,当年那个搭建的僚棚,风吹雨打,今竟发现里面藏有一墓穴。钟家质问曾家,曾巽山承认祖先一副骨头无处放,只能于此“借用”。


 

又过多年,墓穴所葬者后裔,人丁逐渐兴盛,子嗣发达,有传,三僚许多曾氏,皆其二穴风水主人后。钟家人感觉受骗不爽,便想讨回此地,后世数百年间,钟家与曾家为争此地,常有矛盾,明朝时期甚至因此大打出手,双方死伤数十人。

 


2、风水考察


 

这座千年古墓位于半山腰上,若只从下往上看,决计想不到上方居然有左右环抱如此之好的地方。到此处,方能看出过去风水师剪裁功夫(做风水)之精妙。


此地究竟好在何处?



1)逆水来朝,水口关拦极好。



此地来水共有三处,一是当堂艮水迎面直来成逆水局,二是右边甲方玉带来水,右水倒左,再有随龙水在甲方与玉带水交汇,三水汇聚于堂前,从癸口而出。

 

而去水方向的水口砂关拦极好,关锁紧致,在目之所及处便见不到水向外泄。风水上讲“水聚明堂多财帛”,如此好水,自然主后代富有。

 


2)层层山峦叠起,宛如海洋。



此地名“观音望海”,是因此山如同人端坐之形,但“望海”二字,望的却不是真正的海,亦不是汇于堂前的河流,而是远方层层的山峦。

 

从上文的故事中,我们知道,钟氏死于娘家、巽山公选此地,主要便是因为曾家人丁单薄,想选择一处旺人丁之地。

 

风水讲“峰峦顿起旺人丁”,此地也果如钟氏与巽山公所期,葬下即结束单传,猛发人丁。至今,从此穴所出的曾氏后人,已有数万人了。



“观音望海”名气虽大,但因所处之地隐蔽,极为难找。这一次,王进武老师带队,一行人很顺利的找到此地,但路上翻山越岭,亦徒步了两小时之久。

 

但到近前,我们却发现墓前有许多废弃的塑料水瓶,掉色严重,显是扔在这里已有年头,极其污染环境,王老师带头和同学们把周围的水瓶拾起,收入袋中,下山时便带着这满满一袋塑料垃圾返程。

 

于此处单提此事,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我们身边的绿水青山,不要随处乱丢垃圾。若有一天,我们生活的环境都被垃圾所染,再好的风水又有何用呢?


此处与诸君共勉!


·····························



板凳祠堂


“唐朝风水国师杨筠松真实作品”

 


据《于都县志》所载:管氏宗祠初建于唐末,乃唐朝风水国师杨筠松晚年亲自择卜定向,是杨公的真实作品,十分有考察研究价值。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1、风水故事

 

管氏建祠之前,曾派人往兴国三僚聘请杨公在起工那天择基定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手里拿着雨伞,背上背包袱,风尘仆仆来到管屋建祠的芒筒坝,他看见许多长工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

 

干活的长工见他衣着平常,也没太在意。杨公在芒筒坝四处走动,东张西望,最后累了,自己找了一张板凳坐下,休息了一会,见还是无人招呼自己,便起身走了。



 

杨公离开后,主事的人出来询问:今日请了杨救贫先生来选址定向,这都快到晌午了杨先生怎么还没到呢?这时,有个长工才说:“哎呀,刚才来了一个人,坐了半天,好像是杨救贫。”

 

主事听说刚才杨公来过,立即派两个人去追赶,要把杨公请回来点化祠堂风水。两人赶上杨公后,杨公不肯回去,说:“祠堂的风水我已经看好了,我刚才坐的地方,有一张板凳,你们的祠堂就照那张板凳的方向来立向就好了!”


这两人回去复命后,主事就照板凳的坐向来建祠,祠堂也被人称作板凳祠堂。

 

后来,杨公再次经过此祠堂,见其果如板凳朝向立向,又出言点拨修建细节。自此,此管氏宗祠发丁发富,是名符其实的万丁之族



至今,管氏宗祠内墙上还题有一首佚名诗:


板凳定向显灵通,

人丁兴旺在族中。

管氏宗祠今犹在,

芒筒坝人称杨公。

 


2、风水考察


 

中国风水文化皆以杨公为祖,而管氏宗祠,便是杨公保留至今的代表之作。管氏宗祠形气山水格局都比较完美,唯后方来龙略显无力。但王老师认为,此处后方原本来龙必然有力,只因后世修路建房有所破坏,因此到如今才显无力,古时必非如此。

 


1)水口关锁好。



板凳祠堂前方是一条大河,右水发源流过门前倒左,为玉带水缠腰,水口有关锁、出口处顿起高山雄伟,必主离乡别祖发丁财。

 


2、围墙左右两边高耸

 


站在祠堂的门口测量水口,发现两边的围墙修的很高,正好挡住了祠堂原有的来去水口,如此便能使前面的河水收于堂前,看不到水向外流。



·····························



游学感受

 

风水必得实地考察,尤其对名人古墓、祠堂的研究,更能深刻理解古代先贤对形法、水法、理气的巧妙运用。

 

正宗的杨公风水,形法与理气并重,因此,基础班分2次开课,第一次讲形法(也称峦头),即我们平时眼睛能看到的周围环境,以及如何用罗盘去测量。

 

第二次课讲理气,即使用罗盘测量出的数据,分别对应着哪一条理论,是吉是凶。

 

622-24日,《杨公风水传承班(基础)即将首次开课。


这次的课程内容将以理气为重,详细解读风水中各种断验的理论与口诀,并以明十三陵为游学考察地,实地考察皇家陵园的风水做法。

 

更多课程详情,可向教务老师详细咨询。


中观国学-元元 

18519756769(电话同微信)

△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