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礼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恰当”二字,讲求“合适”之道。


如品格可以列成三等,各类中的第一类和末一等都是极端和缺德,居中的才是道德或优越性。所以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的是奋勇有位;吝啬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方;怠惰与贪婪之间是意气风发;卑屈与骄傲之间是谦虚谨慎;秘密与多话之间是说一不二;怪癖与滑稽之间风趣幽默;寻衅与谄媚之间是友善可亲;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冲动任性之间是自我克制。


所以,伦理或行为的“恰当”与数学或工程学上的“恰当”没有什么不同;他的意思是正确、适合、最有效地达到最好的效果。



易经》也强调中庸之道。


《易》理强调尚中,认为物极必反,什么东西都要强调要守中、适中。实际上尚中这个思想很玄妙,我们平时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尚中的。最简单的例子,吃米饭喝清水就是中庸,可以食用的东西有很多,为何米饭是我们的主食呢,因为米饭无论是从寒热还是从味道来说都是“中”,同样,我们可以饮用的东西也很多,但为什么我们以喝水为主呢?因为水也是中性的,不偏不颇才是对的,只有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极端才要去喝汤药的。所以,“中”这个意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做人也是如此,不要极端,要“适中”。


易经》占卦里面也是反复强调这个“中”。引导占卦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有“中”的思想。


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就是要懂得,危险的东西你要引导它变为平。平安和危险,稳定和轻浮,这两者就是阴阳的关系。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可“百物不废,据以始终”。


易经》里面强调,“亢龙有悔”,龙飞到天上就是九五之尊了,是最高了。但是太过了就要衰败,所以,“知进要知退,知存要知亡,知得要知丧”。


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求物欲,有人过分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拳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是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


水止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


所以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观国学近期课程



二、2017年《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开班        

       课程时间:2017年3月24日—26日       

       上课地点:北京                    

       联系老师:马老师18101287211

                          李老师18519198069


 三、2017年《易经与领导智慧高级研修班》开班        

       课程主题:易经与中国式思维

       课程时间:2017年4月21日—23日                 上课地点:北京         

        联系老师:马老师18101287211

                           李老师1851919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