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是谁?《芈月传》一开始就是商鞅被捕和车裂的内容。为什么如此大臣竟然遭此极刑?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秦国的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招贤纳士。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他深得秦孝公信任,被任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舌战群儒——开始“商鞅变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虽然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但商鞅个人的命运还是悲剧的,他被秦惠王车裂。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直接车裂而死。另一种说法是先杀了,然后车裂的。
秦惠王为什么要杀商鞅?
1、得罪太子陛下。 商鞅以“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为由,竟将太子的两个师傅处以割鼻、刺字的刑罚。
2、得罪王孙贵族利益,动摇贵族势力。商鞅以法治国,他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
3、严刑峻法不得人心。失势之后就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屈原归属于儒家吗?
尽管屈原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儒家,但从《离骚》中所表现的精神来看,他的确更接近儒家思想。《史记·屈原列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司马迁认为,屈原的主要作品《离骚》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儒家经典《诗经》的精神是一致的。
张仪造成了屈原的悲剧
历史上,屈原和张仪是与对冤家对头。也可以说,屈原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张仪造成的。张仪诓骗楚怀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囚禁。而屈原早已看破张仪的诡计,曾多次像楚怀王进谏,但是昏庸的楚怀王哪里肯听,反而因此疏远屈原,将他贬黜国都之外。
作为屈原主要作品的《离骚》充满了象征,有香草美人,也有恶木。香草代表的是屈原自身的高洁、忠贞,美人则暗指楚怀王,恶木一方面指楚国的那些进谗的奸佞小人,也很有可能就是说的张仪。
《芈月传》中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儒家是黄歇
在电视剧里,成年的黄子歇风度翩翩,学富五车,俨然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在和众多才俊就“不学诗,无以言”辩论的时候,展现了黄歇在诗方面的深厚的修养。
历史上的黄歇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是楚国江夏人,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据史书记载,春申是城池的名字,黄歇的封地就是那一带,君是古代官爵的名称,只有在汉朝以前曾使用过,之后就取消了。黄歇的爵位是君,那么他的封号连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是春申君了。说起这个君,战国还有信陵君之类,但是到了汉朝,一般这个爵位都是封给外戚的女性,当然也有封给男性的,但都是封给圣人的后代。
黄歇在楚国的威望是深远的,他广招门客,最多达到3千多人,其中大多数的都是逞强好斗之徒。他招这么多人,都是为了争夺贤士,来辅佐自己的君王。可见他的品行是好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的门客前来投奔。他曾派兵去攻打过秦国,甚至灭了鲁国。只不过春申君是在内讧中,不幸被杀。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
《芈月传》中最终要的就是秦国和楚国的关系,而在这里面起到很大作用的就是纵横家张仪。张仪是魏国人,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后拉丝以为在处理魏国关系中表现出色,张仪被任命为相,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秦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可以说张仪为秦国立下了不少功劳。李斯《谏逐客书》中说: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商鞅、张仪是秦国强大的关键人物。
张仪如何戏楚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楚怀王应允了张仪,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愤怒,斩断符节和秦国结交。
秦国、齐国建立了邦交之后,张仪才上朝。张仪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
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楚怀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
张仪却主动请求前往。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
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
郑袖说:“为什么?”
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说:“做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
楚怀王后悔囚禁了张仪,于是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款待他。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没有立即离开楚国,而是又去游说楚怀王。
张仪向楚怀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
此时,楚怀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
屈原反对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古代两种烹饪器鼎和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
楚怀王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亲善。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