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请点击标题下蓝字[易经大讲堂],一键关注
上周“学习经典”论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2013年3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引用到的,而习大大的这篇讲话里,还继续引经据典着关于“学习”的古语,他说:
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出自《论语·为政》的话,可谓妇孺皆知,中小学生但凡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这一句都是必学格言。
“罔”是蒙蔽的意思,意指被欺骗;“殆”是危险的意思,意指有危害。
如果仅是学习知识理论而不进行自我的主动思考,就会越学越迷茫困惑,湮没在无边知识海洋里,理不出清晰的思绪,缺乏辨识能力;
如果仅是绞尽脑汁地自我思索而不去学习知识理论,就会越多思越可能贻害他人与自我,因为这样的钻牛角尖的思虑,既没有智慧明灯的方向指引、也没有扎实客观的知识基础,一己的主观思维将越来越混乱、无力甚至固执、偏激,缺乏理论高度的护驾保航。
这句话,由此说明了知识吸收与思考消化之间的协调统一。
而正如上篇文章所言,“学习”这个词强调是知识与实践的合一,因而在这句话“学而思”的相对关系里,也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为:
学,是行为付出;思,是思想活动。
所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如果推而广之,也是在论述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这可以看做是行动大于思想、行为重过思考的一类特性。哪一个人物是行大于思呢?在外国文学里,要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堂·吉诃德。这位堂·吉诃德,受到骑士小说的深刻影响,不去仔细辨析书里描写的可行性,就荒诞不经地去模仿骑士行为,闹出很多笑话。所以,他是“行动大于思想”的典型。
而相反的“思而不学则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哈姆雷特》里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就是“思想大于行动”的代表。哈姆雷特一心想要为父王报仇,但是又充满了犹疑、彷徨、挣扎、困惑,他不停地徘徊思索,不停地叩问自我。贴在他身上的性格标签,是多思而少行。所以,思虑重于行为、思考大过行动,可以看做是“思而不学则殆”的危害。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行动大于思想”的人物,有《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行事莽撞、不经大脑,最典型的事例,是把老母一人置于深山、乃至他取水回来之后发现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母亲已经被老虎所吃。
在中国现代文学里,要说“思想大于行动”的人物,可看钱钟书小说《围城》里的男主角方鸿渐。这位书生,性情软弱,行动迟乏,对他这类人最为经典的定性,就是书中评价方鸿渐的一句话,说:“你是个好人,却全无用处。”思虑太多、行动太弱,并不能够学以致用。
我们这样分析,是把“学”和“思”的表层意思,泛化为“行”与“思”来看了,——然而,这正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命题。
到底“实践行为”更重要、还是“思想知识”更重要?到底是“行”在“知”前、还是“知”在“行”前?到底是“学”重于“思”、还是“思”重于“学”?
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感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在体验。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在大学期间给自己改名为“知行”,43岁时又改名“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看法。无论叫“知行”还是叫“行知”,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对知行二者关系的探寻。而不管是“知行”还是“行知”,其实都源于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彼此统一、互相印证,这才是对“知”与“行”最高明的定性。
“知行合一”,也就是强调着“学而有思”、“思中有学”。如果说,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用否定句反对着只侧重一者、忽略另一者的做法;那么“知行合一”,就是以最大的肯定句式补充着孔子的教学语言,回答着若要不罔、不殆,就是要“学而思则优”。
要问学、要思辨、要践行、要互相促进,下一篇,我们就来学习 习大大本次讲话中引用到的另一句经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 |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乾知行国学近期课程安排
主讲老师:清华大学教授 崔国文老师
近期课程:
3、9月11日-13日,易经与华夏国学五千年(乙未秋季班新班)
上课地点:北京
报名方式:18101287211 010-62556579 马老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详细了解乾知行国学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