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关注我们,请点击标题下面的“易经大讲堂”

我在哈佛大学念研究生时的导师是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他当时是研究动机的知名理论家。麦克莱兰提出人有三种主要的动机因素。


第一种动机是权力需要,即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麦克莱兰对两种权力进行了区分。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型权力,不在乎对他人影响的好坏,比如纳粹分子表现出来的权力欲;另一种是社会福利型权力,这种人因为从正面影响他人、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而感到愉悦。


第二种动机是亲和需要,即与他人相处获得愉悦感的需要。比如,亲和动机很强的人仅仅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事,所产生的愉悦就能激励他们。大家一起为共同目标努力,所有成员实现目标时的良好感受能使亲和动机的人获得力量。容易合群的人可能是受到了亲和动机的影响。


第三种动机是成就需要,即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成就需要很强的人喜欢记分,喜欢获得别人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比如冲击季度目标或者在慈善活动中募集几百万美元。成就动机强的人总是精益求精,是永远不会倦怠的学习者。不管他们现在做得多好,他们永远不会满足现状,总是想做得更好。



成就动机的一个负面影响是,有些人因此变成了工作狂,只想着工作目标,生活因此失色不少。


这一点在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身上特别明显,他们为了高分牺牲了人生其他乐趣。那些成功的公司高管也是如此,他们每天工作18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总之追求完美主义的人都存在这种问题。健康的成就动机在于,志存高远但不好高骛远。标准定得过高,就不会满意自己的成就,整天因为各种瑕疵闷闷不乐。这说明成就动机超出了应有范围。


完美主义者对于自己的表现,只看到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而看不到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与其他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已经达到超水准的110%了,但他们还想达到112%或者115%。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风气往往受到当今学校和公司的极大鼓励,但对于学生和工作者来说,生活质量必然因此下降。比如,人际关系很糟糕,从来不会放下工作享受喜欢的东西,或者付出健康代价,染上慢性应激性疾病。



如何帮助陷入这种困境的人?我认为首先要让他们明白过分追求成功的负面影响,其次指出他们无须总是做到110%,有时候做到80%或90%已经算不错了,他们还需要享受生活。


麦克莱兰发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投环游戏测试人们的成就动机水平。游戏首先要选定投掷的距离,即人与桩子的距离,有3英尺、6英尺、9英尺或12英尺,然后游戏者把塑料圈抛向并套住桩子,距离越远,分数越高。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善于估算自己能够投掷并命中的最远距离,他们并非盲目冒险。在别人看来,他们也许正在冒险,但由于研究充分,掌握了数据或者已掌握相关知识,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麦克莱兰发现,这种特质在极其成功的企业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商业论坛,与年轻的技术人员进行研讨,他们每个人都领导着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型公司。其中有家公司叫作“离鳍鱼”,专门购买当时刚刚兴起的互联网的互动广告空间。当时大家都因“离鳍鱼”的发展感到鼓舞——那时正是互联网泡沫刚刚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这家新兴公司的市值增长非常迅速。尽管“离鳍鱼”的市值很大,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也随之消失殆尽了。从那以后,这家公司被转卖了好几次。


不过我对商业论坛上另外一位年轻的科技创业者更感兴趣,当时他的新公司发展势头没有“离鳍鱼”那么强劲。我和他交谈发现,他属于麦克莱兰所描述的高成就动机企业家的典型:他似乎很喜欢持续学习、不断改进,而且读大学时已经掌握了很深奥的超高阶算法数学,极少人能明白这门课程,但它在互联网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他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种应用软件,当时还未通过测试,而且搭建方法几乎不为人知。别人都认为风险很大,但他对成功很有信心,事前准备得很充分。尽管当时他公司的名气很小,而我正好记住是因为公司的名字很好玩。这家公司叫作“Google”,那位年轻人叫作“谢尔盖·布林”。

------------------------

-------------------------

欢迎添加微信

1、【如意石】易经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ruyishiyijing


2、【易经大讲堂】易经微信订阅号

快速关注,请点击标题下面的“易经大讲堂”

微信号:yijingdajiang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