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关注我们,请点击标题下面的“易经大讲堂”
中国的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中国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以致积淀为颇具特色的“中国风水文化”。
风水发源于中国,它和《易经》关系密切。《易经》是中国的一部最为伟大的书。要研究中国的学问,谈中国的文化,不能不研究《易经》。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厚、广大及细密,其一切思想哲学基础都与《易经》息息相关。《易经》应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气象与节气 ;应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与住宅;应用于人道,人们的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阴阳、五行是《易经》的基础。风水这门选择、布建人们生活环境的学问,是以《易经》为其理论基础的,用《易经》的观念来指导人们选择、布局和建造周围的环境。认为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遭殃。所以风水在选择与布建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法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气候、天象、动植物、地形等达到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
殷周:萌芽时期:
“风水”一语,最早见于托名晋郭璞所作的《葬经》,其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风水本是古代相地术的两大要素,它的核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
到了殷周时期,已经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相地活动。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关于建筑的卜辞,如作邑、作案、作宗庙、作宫室、作塘等等。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知择地而居。《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所谓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靠近水边的土坡上发现。先民生活在这样的地带,容易取水和捕鱼,也不会受到洪水的淹没。这正是后世风水师提倡的“近水而居”原则。
从考古发现的住宅看,位于氵产河右岸台阶地带的新石器时代坡遗址,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这样可以取得冬暖夏凉的效果。这正是后世风水师提倡的“子午向”原则,归纳考古发现的遗址,先民对住宿的要求是,地势要取坡度台阶地;地形要选在河床边;土质要干燥.地基要坚实;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纯净;变通要方便;四周要有林木;环境要幽雅。这些条件都要通过相地才能达到,后世风水师很推崇这一套。
进入阶级社会后,相地知识就丰富多了。
从甲骨卜辞和《诗经》看,商周时代已经对地形及水文有了明确的划分。陆地分成山、阜、丘、原、陵、冈;河床地带分为兆、厂、渚、浒、淡;水域类型有川、泉、河、涧、沼、泽、江、汜、沱、等。
《尚书。禹贡》是我国第一部区域地理专著,它以天然的山川、河流、海岸为界,将疆域划分为九个大的自然区,称为九州岛。又按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记述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间的二十多座山岭,为后世风水师的“龙脉说”提供了依据。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堪称上古地理百科全书的文献。它由《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它依东南西北中方位,记述了447座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专著。《山经》记载了神秘的山穴,如《南山经》有“南禺之山……其下多水,有穴焉。水春则入,夏乃出,冬则闭。”
《管子》一书的《地员》《地度》《地数》等篇目是杰出的地学论文。《地员篇》论述了地势、地形、土壤、水文,并以“五土配五音”,后来发展为“五音五行”的风水观念。《地数》记述了土地表层与里层的相应关系,指出“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注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土地的表里关系,正是后世风水师所想探讨的。
《周礼》一书记载了与风水密切相关的土宜法,《司徒》篇云:”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这就是说,以各种土地适宜于各类人民、鸟兽、草木的法则,辨别十二土地区域中各物名号,占视人民的居处,知道趋利避害,使人民旺盛,使鸟兽繁殖,使草木生长。
林尹在《周礼今注今译》中,结合风水观念说:“十二土,古王者封国时应天上星宿之位分为十二。《春官?保章氏》以星辨九州岛之地,郑注云:大界则曰九州岛,州中诸国之封域于星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女取}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按十二土谓应天上星而分之十二土地区域也。”
不仅《周礼》有此记载,《逸周书?度训》亦云:“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可见,“土宜”在先秦是通行的术语和方法。后世的风水先生很推崇土宜法,宣扬天地对应观念,将天上的十二次与地面区域附会,划分十二区域,作为判别吉凶的依据。可见,殷周先秦的相地知识为风水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秦汉:形成时期
而风水术的形成时期却是秦汉时期。通常将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秦代和西汉时期。
秦代有了地脉观念,秦代营建了巨大的土木工程。有阳宅阿房宫,又有阴宅始皇冢。阿房宫占地近三百里,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以南山为宫门,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万人。始皇冢动用七十万民夫,挖空了骊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规模之大,真可谓空前绝后。这两大工程的实施,说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
在这个时期内,大规模的宫室营建为风水术的形成造成了物质前提。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孟喜、京房等人的易学理论为风水以及一切术数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东汉神学思潮使得建筑中各种禁忌与迷信越发盛行,如“起宅盖房必择日”,“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已成为阳宅建筑中应遵循的重要规则。
此时,阴宅风水理论也在渐渐形成。例如韩信年轻时,母亲死,家里穷,不能在村墓中葬母,就择高敞地葬母。后来他功成名就,封为楚王。秦末另有李仲翔祖葬城纪,他三次梦见有人告诉他,葬地的山形如川字,法当战死。仲翔不信,汉初果战于狄道而死。
与风水活动频繁的同时,秦汉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有关风水的专著,如《堪舆金匮》、《宫宅地形》、《周公卜宅经》、《图宅术》、《大衍元基》、《葬历》等等。这表明,秦汉时期风水术已经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可以称为风水学了。
隋唐:传播时期
隋唐时期,隋宰相杨恭仁准备仁祖辈的葬地,请了海内有名的相地家卜地,这些人各有一套,杨恭仁不知听谁的好。他就密派人回家乡取葬地四角的土各一斗,并在历书上写着地的形势。相地家们都没说准。有个叫舒绰的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一即是福地,世为公侯。”杨恭仁请舒绰到其地察看,挖地七尺,果然发现一洞穴,贮藏七八斗粟,这里原是粟田,蚁啄而成穴。杨恭仁于是重赏了舒绰。
到了唐代,相地活动与风水术日益分化,风水术侧重于看坟地,迷信色彩十分严重。据《通典》卷138引《开元礼》记载,唐代不论是官人还是庶人,只要死了,都要择地择日下葬,这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习俗。唐代还设有司天监,监里的官员都懂风水术。
宋朝:兴盛时期
宋代真正到达风水术盛行的时代,宋徽宗就是一个很相信风水的皇帝。他原先没有儿子,有个叫刘混康的术士告诉他,京师西北隅地势过低,如培筑增高,当得多男之喜。徽宗就命令大兴土木,叠起冈阜,高约数仍,后来果然得了儿子。徽宗就更加相信风水术了,改筑延福宫,又命灵素择地,修建上清宝篆宫,劳民伤财,导致国库空虚、国力下降,政权衰败。
在宋朝,葬地的好坏,被认为与吉凶有关。宋人认为旧坟地不宜葬。钱希白《小说》记载宋初,钱文炳的妻子死了,炳从小精于相地术,就在报恩院侧的松林中选得一穴,有个僧人告诉他这里已有古圣贤葬于此,不可重新营葬。文炳不从,掘地发现数重石板,石中飞出一枚黑蜂对着文炳的右眉一螫,文炳头肿如斗,当晚身亡。
但风水宝地不是人人都可享受的,土地各有其主。《夷志坚》叙述陈魏公父墓说,福建莆田有一块富民的葬地,富民葬此处,子孙都病了。有个风水师说,这块地应当卖掉才会断除病根。后来,富民按风水师的意见卖了地,子孙的病就好了,而买地的一家不仅不病,还当上了宰相,风水师说这是地得其主。
明清:泛滥时期
但到了明清时代,风水术开始泛滥。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为都城的风水花了不少精力。金陵城外诸山,都面向城内,有朝拱之意。只是牛首山和太平门外的花山,背对城垣,独无拱卫之意,朱元璋为此怅然不乐。传说他命刑部带着刑具,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于形象如牛首处凿石数孔,用铁索锁转,使之形势向内。又让人在花山肆行采樵,不让有翠微生色。
后来,明成祖还是把都城迁到北京。在营建北京的过程中,始终是按照风水观念进行的。如天坛圆丘西北有座坐西朝东的斋宫,其朝向很特别,与传统的坐北朝南不一样。这是因为,当时的人认为,皇帝到天坛祭天,苍天是父,皇帝是天子,儿子在父亲面前不能坐北朝南(居尊),否则违背了礼制。甚至斋宫的瓦都不能用黄色,而应用绿琉璃瓦,以示区别。
清王朝对阳宅建筑也是很讲究的。如颐和园的排云殿就是风水极佳之处。排云殿的位置处于从佛香阁至“云辉玉宇”牌楼中轴线的中间,有神物保枯,稳居其中,取太平吉祥之意。殿中大厦上写着“蕃厘经纬”“永固鸿基”。殿名是根据风水术祖师郭璞的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中的“排云”二字命名。排云殿傍山依水,背靠苍翠的万寿山,面朝碧绿的昆明湖。慈禧太后的六十、七十两次庆寿都在此地举行。
不仅帝王之家注重风水,民间也普遍讲究风水,以士人为重。《儒林外史》记载,范进的母亲死后,范进请阴阳先生写七单。当时的阴阳先生是专替丧家推算殓葬日辰,看风水,相地脉,替人家选择吉日的职业术士。七单是记载死者入硷时辰,触犯禁例和七七日期的单子。为“谢风水”,范进花了不少银子。阴阳先生说当年山向不利,只好把棺材搁在家里不葬。终日打听风水宝地,以图得到吉祥的后果。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风水学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经过先秦的孕育时期、宋代的盛行时期、明清的普及时期而到今日。尽管门派林立,但是一脉相承,基本原理不变。到了现代,时空变换,如今风水学依然兴盛,例如屋宅选择、店铺开张、取名改名、男女合婚、事业财运等,都有不少人依旧去请教风水大师。尤其是近些年来,风水有渐渐升温之势。各种有关风水的书籍也层出不穷。风水术是集古代科技和智慧之大成的一门学问,虽然风水一词来之晋人郭璞的《葬经》,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认为风水之术就局限在了选宅上,这只是风水的妙用之一而已。风水关乎人的一生,因为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
-------------------------
欢迎添加微信
1、【如意石】易经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ruyishiyijing
2、【易经大讲堂】易经微信订阅号
快速关注,请点击标题下面的“易经大讲堂”
微信号:yijingdajiang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