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学资讯
- 易学知识
- 正文
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些你都知道吗?
880
0
昨日是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想必大家都跟小编一样与五仁君来了一个亲密的吻,嘻嘻!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接下来跟小编一起吃五仁、赏月亮、听故事吧!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节日与农业的节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节日里吃食,都是对大地的亲近。春节、端午和中秋,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吃月饼自然就变得如此重要起来。
上古时代,十日耀天,庄稼枯萎,民不聊生。后羿英勇,力大无穷,体恤百姓,力拉神弓,九日散落,遂威令独日,东起西落,为民造福。后羿之妻,名嫦娥,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后羿射日,名声远扬,名人志士慕名前来,心术不正者蓬蒙亦在其列。一日,后羿论道访友,偶遇昆仑西王母,求得仙药一丸。服此药者,升天为仙人。羿不愿舍妻自成仙,命嫦娥珍药于宝匣。翌晨,后羿率徒出猎,蓬蒙伪作病,嫦娥独自为家,蓬破门而入,威逼嫦娥交仙药,计上心头,刹那间,嫦娥启匣吞药飘飘已成仙。日入,后羿归,听侍哭诉,抽箭欲杀蓬,蓬蒙逃之夭夭矣,羿伤心欲绝仰天啸,恍惚间,皓月当空,映有嫦娥影。羿设香案于月下,遥寄相思于美妻,百姓得闻嫦娥飞仙人,祈福求祥祝平安。汉朝西河吴刚者,离家三载学仙道,其妻私通孙伯陵,伯陵者,炎帝孙,妻与伯陵育三子。吴刚恼,伯陵亡,炎帝怒,禁吴月,命伐不死树—月桂。桂高五百丈,随砍即合,吴刚劳作始无休。吴刚妻,怯责悔疚,令三子居素娥,伴吴刚,一变蟾蜍,一幻玉兔,一成长蛇。《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中有一兔,毛色洁白如美玉。玉兔有玉杵,跪地捣药丸,服此丸药者,长生不老仙。玉兔之事传于东瀛,药丸且成糕,玉兔月宫捣年糕,叮叮咚。唐玄宗与申天师鸿都望月,玄宗兴起游月宫,遂天师作法,起步青云,漫游月宫。宫前守卫森严,久候不得入。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玄宗熟通音律,默记心中且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日后,玄宗忆仙娥妙音,谱曲编舞,史作“霓裳羽衣曲”。元末,王者无德,揭竿起义。集结兵马,联络不畅,伯温出一策,军粮饼食,内有乾坤纸,“八月十五夜,群起攻之”。八月十五夜,起义大胜。朱元璋兴,与民同乐,糕点赐群臣,临近中秋,助力之饼谓为“月饼”。此后,“月饼”精细有加,品种繁美,中秋品尝月饼流传至今。学习易经 在线测算 ——[邵雍易学论坛],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